文莹

北宋时期僧人
文莹,俗姓不详,字道温,钱塘人。约公元1060年(宋仁宗嘉佑中)前后在世。与苏舜钦为诗友,舜钦尝介绍他到滁州[]欧阳修,又游丁谓门下,谓待之甚厚。熙宁中,居荆州之金銮寺。文莹著有《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玉壶野史》十卷,据《四库全书总目》又有《渚宫集》三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1]

人物生平

北宋僧人

湖北省安陆市白兆山白云泉现存较完整的摩崖题刻有三处,其中宋熙宁戊申(公元1068年)一处为最早: “郑獬,张侵、僧文莹同游。熙宁戊申九月六日。”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一甲一名,即状元。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gào],享正三品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1068),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因反对青苗法,降为侍读,享受正七品,1069年出知杭州,1070年迁青州。后称病求退,提举鸿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