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战军-抖音百科
1988年,施战军从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于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1992年,他考入山东大学,并在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1999年,施战军的作品《世纪末夜晚的手写》出版;随后于2003年出版了《碎时光》[4];同年年底起,施战军任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2004年,施战军的《爱与痛惜》出版[4],并在2005年被评聘为教授,于2007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同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4]。2009年,施战军担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4]。此外,施战军曾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联全委委员[6]以及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施战军主编过《新活力作家文丛》(1- 3辑,16卷)、担任过《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总主编之一[2]。 2007年,施战军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在第六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上,被评为"2007年度青年批评家"[2]。此外,施战军还曾获得齐鲁文学奖、刘勰文艺评论奖、《当代作家评论》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中国文联理论评论奖等荣誉奖项[2]。 人物经历
1988年,施战军从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于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1992年,他考入山东大学,并在1994年提前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2]。1999年,施战军的作品《世纪末夜晚的手写》出版;并在2003年出版了《碎时光》[4];同年年底起,施战军任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2004年,施战军的《爱与痛惜》(“e批评丛书”第一辑)通过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4],并在2005年被评聘为教授[2]。2007年,施战军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4]。2009年,施战军的《活文学之魅》通过吉林出版集团出版[4]。此外,施战军还曾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艺报〉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教育部人文基金项目《〈人民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等科研课题。在《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杂志发表文章400余篇,300多万字,还主编有大型丛书《新活力作家文丛》(三辑,16本),与孔范今、雷达、吴义勤共同担任总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乙两种共18卷24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