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隔气肿-抖音百科
纵隔气肿是指因各种原因空气进入纵隔胸膜内结缔组织间隙之间,别名纵隔积气。纵隔气肿可以是自发性,也可以胸部创伤、食管穿孔、医源性因素等引起。临床表现可有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严重者胸痛剧烈、呼吸困难、心悸、心率增快,合并感染时有高热、寒战、休克等。大多数纵隔气肿轻症者,经卧床休息,给予抗生素及止痛、吸氧等一般处理,1周左右气体吸收痊愈。对纵隔积气较多,有压迫症状者,可在局麻下于胸骨上切迹 处做切开引流排气减压。本症自发性者多可治愈。 就诊科室
为什么发生纵隔气肿
病因有自发性、胸部创伤、食管穿孔、医源性因素等:
肺泡破裂,空气沿肺血管周围鞘膜进入纵隔。
在治疗呼吸窘迫征时所用的压力过高易引起肺脏气压伤,发生自发性气胸和(或)纵隔气肿。 胸部外伤、内窥镜检查或吸入异物等,可引起支气管或食管破裂而发生纵隔气肿。 颈部手术,有时气体可沿颈深筋膜间隙进入纵隔。
胃肠穿孔、肾周围充气造影术或人工气腹术,腹腔内气体可经膈肌主动脉裂孔和食管裂孔周围的疏松组织进入纵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