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姆塔格沙漠

自然风景区
库姆塔格沙漠(维吾尔语中意为“沙子山”),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第六大沙漠,总面积约2.29万平方公里。该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洼地南部,东至甘肃省敦煌市,北接阿奇克谷地,南以阿尔金山为界。库姆塔格沙漠地处亚洲干旱区,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河盆地。历史上,十余条重要地表径流如古疏勒河穿过沙漠,汇集于罗布泊洼地。库姆塔格沙漠气候极为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全系流动沙丘类型多样,除了具有典型雅丹、风棱石风蚀坑等风蚀地貌和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窝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星状沙丘和线状沙丘等沙丘类型外,[1]东北部还分布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羽毛状沙丘。然而,羽毛状沙丘并非库姆塔格沙漠北部区域典型的地貌,而是典型的赛夫沙丘。该沙漠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双峰驼冬春迁徙的主要通道和主要栖息地。目前,该地区约有260峰野生双峰骆驼,另有普氏野马活动。库姆塔格沙漠前沿的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拥有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等世界文化遗产。[2][3][4]

历史沿革

据记载,此地“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在这里,玄奘遭遇了西行途中最为险恶的考验,靠着信仰与毅力方才穿越此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2000年,第17页)谓:“夜则妖[chī]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
莫贺延碛,在伊州(今新疆哈密)东南,为玉门关外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