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鸿钧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财经专家
俞鸿钧,出生于1898年,广东新会人。191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英文。中华民国时期高级官员、财经专家。[1]
俞鸿钧早年在上海从政,历任上海市政府多个要职,包括秘书、财政局长、秘书长和公安局长等。1937年曾短暂担任上海市代理市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重庆任职,先后担任财政部政务次长、中央信托局局长、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等重要职务。1949年迁至台湾,1953年任台湾省主席,随后于1960年以哮喘宿疾于6月病逝,享年仅63。[1][2][3]
俞鸿钧在国民党政府中长期担任重要职务,对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1948年主持发行金圆券,并在国民政府迁台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俞鸿钧被视为蒋介石的重要助手之一,在台湾经济建设初期做出了一定贡献。[2][3]

概述

俞鸿钧(1899~1960)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1954~1958)。广东新会人。191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任英文《大陆晚报》记者、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的英文秘书、上海市政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长、代理市财政局长、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上海市长、中央信托局长、“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1950年后任台湾“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台湾省“主席”、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1960年6月卒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