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珙

明朝相术奇人
[gǒng](1335年~1410年),元末明初人,字廷玉,号柳庄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朝相术奇人,著有《柳庄相法》。袁珙于永乐八年卒,享年七十有六,赐祭葬,赠太常少卿[1][2][3]

人物生平

袁珙高祖袁镛,宋末中进士。元兵来到,他不肯屈服,全家十七人都被杀死。其父袁士元,任翰林检阅官。袁珙生有异禀,幼承家学,博览群书。长从普陀洛迦山异僧别古崖学相术,得其传,渐负名。其法以夜中燃两炬视人形状气色,而参以所生年月,预测来日境况,其中不乏朱棣姚广孝、景清、金忠、来复等人,百无一谬。
袁珙在元时已有盛名,所相士大夫数十百人。道其人之生死祸福、并预测期日,无不奇中。
明洪武年间(1368—1398),袁珙在嵩山寺遇到姚广孝,相之曰: “公刘秉中之俦也,幸自爱。” 后经姚广孝举荐,被燕王朱棣召至北平。燕王欲测其术,与貌相类已者九人杂聚一处,操弓失,饮于酒肆中。袁珙一见即能辨出燕王,上前跪拜。余人笑谓其谬,他仍不为所动。燕王见状离去,信其术不虚,召他进宫。他入宫相燕王为太平天子,又见其藩邸诸校卒,相出其中将为公侯将相者,并一一指出。燕王恐其语泄,遣之还。及至燕王即位,召拜他为太常丞,赐冠服、鞍马、文绮、宝钞及居第。明成祖欲立太子,虽已有属意而犹豫未决,后经袁珙相诸皇子孙而认定仁宗、宣宗将贵为天子,遂立仁宗为皇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