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

明代兵部尚书
金忠(1353-1415),[yín]宁波韩岭村人,早年赴通州省亲,入北平燕王府谋事,燕王朱棣遭削藩起兵“靖难”,金忠以谋士随军征伐,屡献良策,授忠王府纪善,曾坚守通州,南兵数攻城不克。朱棣称帝后官升工部右侍郎,一年后升任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朱棣在立皇储问题上犹豫不决时,金忠在帝前历数古嫡孽事,力推立储立长,后竭力保护太子及其他东宫官员,作为明成祖朱棣的心腹重臣,为朱棣治理国家,为太子朱高炽监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1]
永乐十三年(1415年)去世,朱棣为其敕造墓祠。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仁宗朱高炽登基后,追赠其为荣禄大夫、少师,谥忠襄。

人物生平

金忠,字世忠,鄞(宁波)人,生于1353年,卒于1415年。出生贤门旺族,13岁元改明朝时,家道中落,备历生活艰辛。自小博览史籍,熟读兵法,自学成才。33岁赴通州探望在那里当兵的二哥。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入北平燕王府当卫兵,后转任长史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