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楼拿

伐楼拿
伐楼拿(梵语:वरुण,Varuṇa),又译婆罗那,是印度教吠陀时代的神灵,象征神权。他是天界的统治者,负责维持宇宙法则和道德律法,并领导众阿底梯耶(Aditya)行使这种职权。伐楼拿也是天空、雨水和天海的神,掌管法规与阴间。他是《梨俱吠陀》中最突出的阿修罗神,阿底提耶众神之首。他的名字可能来源于原始印欧语的词根wer-或wel-,意为“遮盖”。在佛教中,伐楼拿被吸收成为护法神,称为“水天”,为十二天之一,并在密教中作为镇守西方、统率那伽族的水神。同时伐楼拿又是一颗矮行星的名称。

出场经历

印度教

作为阿迭多的代表,伐楼拿具有作为太阳神的职能。但作为最重要的阿修罗神,他更倾向管理道德及社会的事务。他的形象经常与另一位阿修罗神密特拉连结成对偶神合称“密特拉伐楼拿”(或两者前后对调),是天则梨多(rta)的最高守护神。《梨俱吠陀》中伐楼拿更曾经与因陀罗成对合称为“因陀罗伐楼拿”。作为天空神,伐楼拿更趋向支配天空黑暗的一半如被认为降落自“天海”的雨水及因为太阳由西行进回东方做成的夜晚现象。
经典《阿[]婆吠陀》记载,伐楼拿是全知神,说谎的人不能逃出他的罗网,星星是他的千眼密探,监视人类的一举一动。尽管经典《梨俱吠陀》中伐楼拿的登场次数远不如因陀罗,但这不代表他在早期的吠陀社会的重要性不及因陀罗,这是因为《梨俱吠陀》的叙述焦点是主要集中在火焰(阿耆尼‎)及苏摩酒仪式上,苏摩又与因陀罗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导致。原本《梨俱吠陀》给伐楼拿和密特拉的身分都是阿修罗神族,如5.63.3,但他们随后又被安排进提婆族的体系中,如7.60.12,这一点很有可能是暗示了阿修罗一词在后期是带有负面含意的开端。在自身职能不断被其他神祇分割,伐楼拿最后下降为单纯的水神(包括海洋与河流)及溺水者灵魂的守护神,伴随着那伽族成为镇守西方方位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