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冢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合葬墓
太子冢,位于聊城市莘县十八里铺镇太子张庄村旁,是春秋时期卫国太子及其弟弟寿的合葬墓,被列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莘县太子冢

太子冢虽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冲刷,至今仍有三丈多高,十亩多大,远远望去象一座小山。据载,卫宣公曾纳太子及的妻子宣姜为妾,后生两子寿和朔。太子及生性宽厚仁慈,于是宣姜便多次想方设法陷害他,梦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后来宣公派太子及出使齐国,与朔合谋,派人想在莘野杀太子及。寿闻听此事大为震惊,为救兄长太子及,他设法将太子及灌醉,自己代兄前往,结果误被伏兵杀死。等太子及苏醒后赶往莘野拟说明真相,结果也被杀害。当地百姓感怀两人义烈,自动凑钱出工,将其代殓合葬,名曰太子冢。位于山东聊城莘县十八里铺镇太子张庄村,是春秋卫国太子[](急)和弟弟寿的合葬墓,虽经2700多年的风雨冲刷,至今仍有三丈多高,10亩多大,远远望去像一座小山。

唐恭陵——千古风雨太子冢

唐恭陵(孝敬皇帝陵)位于偃师市[gōu]氏乡[]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因是唐高宗的太子李弘的陵墓,故称“太子冢”。蔡伦在河上游改进了造纸术,曹植在此流连作《洛神赋》。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太子冢也是当地人对唐恭陵的称呼。唐恭陵位于洛阳东南偃师缑氏镇东北2.5公里的滹沱岭上,南依嵩山,北临洛河,东南群山环抱,西北岗峦叠起。因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故称"太子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