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菜

十字花科诸葛菜属植物
1
4
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O.E.Schulz),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诸葛菜属(Orychophragmus)的一种植物,在中国相传为诸葛亮率领的蜀军北伐出征时因军粮不足种植采食而得名[6],别名二月蓝、紫金菜、菜子花、短梗南芥等[2][1]。其主产于中国、韩国、朝鲜等地,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地区皆有分布[3][4]。在中国,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区[5],多生长于平原、山地、路旁或地边[1]
诸葛菜的茎单一,浅绿色或带紫色;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全裂;花紫色、浅红色或褪成白色;花萼筒状,紫色;花瓣宽倒卵形;长角果线形;种子卵形至长圆形,稍扁平,黑棕色,有纵条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1]。其喜温暖湿润气候,抗盐碱,耐旱,耐寒性、适应性较强[7][8][9]
诸葛菜味清香 、营养丰富,可以炒食 、凉拌及烧汤[7]。其蛋白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含量较高,还可作为可食用的战时救急野菜[5],特别是其亚油酸比例较高,对人体极为有利,因亚油酸具有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能,并可软化血管和阻止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病患者的良好药物。[10][11]诸葛菜[tái]蛋白质维生素 、矿质元素含量较丰富,茎叶生物量大,具有一定饲用价值[7],种子也可以用于榨油[1]。其全草可入药,具有开胃下气、利湿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等[12]。此外,诸葛菜花期长,花色素雅,为优良的观花耐阴地被。可片植、丛植于公园、庭园的林下绿地,也可应用于花坛、花境,还可盆栽观赏[13]

命名由来

在中国,相传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为解决粮草供应问题,命令士兵在驻扎地 附近广泛种植本种,以解军旅菜食之需,因此得名诸葛菜[6]。此外,由于诸葛菜的花朵多数呈紫红色,因此有人将其叫做“紫花油菜[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