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姓

中国姓氏之一
欧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1],2019年欧姓在《百家姓》排名九十七位[2][3]
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名为姓氏,出自姒姓。越王无疆之次子蹄,封于乌程(今浙江湖州南)欧余山(今升山)之阳,子孙于是以地名为姓氏,有姓欧、欧阳欧侯者。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期有匠人欧冶子善于锻造兵器,后世子孙遂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是为欧姓。三是出自改姓。汉代孔姓三国时的独孤姓为避祸改为欧姓。欧姓发源于浙江江苏地区。唐代欧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五代时期四川、湖北、湖南均有欧姓散居。明代时福建欧姓有渡海赴台湾者[1][4]
欧姓以平阳郡庐陵郡、渤海郡、鄱阳郡为郡望。堂号主要有八剑堂、六一堂、画荻堂,此外还有廷鉴堂、光六堂等[5]。欧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末铸剑名匠欧冶子,东汉著名孝子欧宝,宋朝永春知县欧庆元朝农民起义军将领欧普祥[1][6]
截至2019年,“欧”姓人口有261万[3],在中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湖南等省为多[1][4]。此外,江苏淮安,山西太原,内蒙古乌海,江西金溪等地均有分布[7]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