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镛

清朝乾隆间榜眼
[yōng](1729-1804),字东序、号芝田,山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榜眼乾隆四十年,登进士一甲二名进士,改翰林院编修。乾隆四十四年,任广东乡试副考官。乾隆四十五年,任陕甘学政嘉庆二年,改湖广道监察御史嘉庆四年,任掌湖广道监察御史、会试同考官。嘉庆七年,任礼科给事中。嘉庆十二年,任兵科给事中、通政使司参议。次年,任大理寺少卿、光禄寺卿,后任顺天府府丞。

正文

人物生平
汪镛勤奋好学,开始进入书塾,每日读书达万言。到了19岁,进学府。经乡、会试中式,殿试赐汪镛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抡才大典,汪镛在传胪点到他榜眼时,他未到,结果刚一登第就立即获罪被罚俸禄。乾隆四十四年,汪镛出任广东乡试副考官。
乾隆四十五年,汪镛外任陕甘学政,通过考试生童,选择其中才干堪造就的生员,不时接见他们。汪镛又是亲口讲解,又是撮画,不遗余力。他尤其体恤寒门峻户的才子。凡禀生入考贡生,念他们长途跋涉,远道而来,下令只要一到,立即投入考试堂参加科考。在分发贡取名单时还特令加上籍贯,使贡生收到通知的时间不得过三日。原来在学古书院肄业的诸生有数十人,考虑生员不同科考地点,如果是到其他郡去考的,立即回去,进行准备临考;远来的士子,一并发给路费。后来,汪镛因坐失察,被降三级调用。不久,奉特旨赏还翰林院编修职。随后,因父丧,汪镛丁忧回家。服阙,回京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