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坡节-抖音百科
走坡节[1][2][3]是仫佬族青年对歌交友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地。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举行,期间仫佬族男女青年会在村外的山坡、丛林或河边通过歌唱交流情感,寻找心仪的对象。 历史沿革
走坡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每逢农历正月和八月,仫佬族人们就会聚集在景色宜人的山坡上,通过唱山歌的方式结识新朋友,传递情感。参与的人群广泛,既有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也有初次见面的年轻人,还有前来观看热闹的老人和孩子。他们围坐在山脚下、山坡上、水岸边、道路旁,用歌声相互交流。老年人倾向于演唱传统的歌曲,而年轻人则更多地唱情歌。随着歌声越来越亲密,一些年轻的男女会走到一起,交换礼物,通常是男性送出手镯,女性送出手帕。女性还会秘密测量男性的脚长,以便回家后亲自缝制合适的软底布鞋作为礼物。当太阳落下时,如果有意的男性得到女性的同意,他们会护送女性回到她的村庄。如果女性不想被男性护送,则表明她们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了解。1984年1月,随着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成立,为了尊重民族意愿,中秋节被指定为仫佬族的“走坡节”。自此以后,除了遵循传统习俗在山上唱歌之外,当地政府还会组织各种活动,包括搭建歌台、举办对歌比赛以及舞龙舞狮、文艺表演、斗鸡、抢花炮等。 节日起源
走坡节被称为“走坡节”,是因为活动不仅限于龙潭边的平原,而是遍布附近山坡上的各个角落。由于这是一个年轻人寻找终身伴侣的日子,因此也被称为“后生节”(后生——青年男子)。在这个节日里,青年男女们在小溪边、岩石旁、浓密的树荫下,用美妙的歌声填满山谷。这种美景与美人的结合,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难以忘怀。仫佬族人在走坡活动中非常注重礼仪,彼此尊重,真诚相待,展现了这个民族淳朴善良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