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寺塔

一座仿木结构的六角十三级楼阁式砖塔
乾明寺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西北隅,是一座仿木结构的六角十三级楼阁式砖塔;从塔的结构和形制看,为北宋中晚期建筑,主体13层38米高,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轮廓由下而上逐层递缩,微微成一条曲线,整体造型美观而又大方。[2][1]
乾明寺塔始建于隋仁寿四年(604年),因位于城西北高岗乾明之地而得名,宋代重修,明嘉靖元年(1522年)因地震塔刹坠地。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对乾明寺塔进行了修复,主要是八层以上,改铁刹为风磨铜刹,塔身粉刷为橙黄色。1996年维修时,在塔刹内发现明代鎏金铜佛及纸本《大方广佛华严经》等文物32件。[3]
乾明寺塔塔基由青砖构筑,塔身设拱券门、叠涩门,上雕直[líng]、方棂盲窗,镶嵌有佛龛、雕砖佛像等;每层檐下均砌砖斗拱,置砖雕普枋和阑额;瓦檐挑角,各角置青石套兽,上悬风铎。该塔一层南有塔心室,北有拱形门洞,塔内有台阶可供攀登至8层;第二层塔身嵌塔铭;第三层塔身一周嵌琉璃佛像雕砖8块;塔顶为铜质宝珠塔刹;塔前有明隆庆元年(1567年)碑刻1通。1986年11月,乾明寺塔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

建筑特点

乾明寺塔为砖结构楼阁建筑,每层楼阁均为六角,共13层,通高38米。每层檐下都有斗拱装饰,瓦檐挑角,角挂铁铃。塔的第二层雕有直棂假窗3个,第三层嵌有砖雕佛像8尊。塔身各层计有佛室1个,佛龛14个,拱形洞门10个,巧妙结合,错落有致。塔身内有台阶可供游人旋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