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国祚-抖音百科
袁国祚[zuò],亦称袁二,字景初肛宁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郊)人,约在康熙五十年(1712年)生。(4)国祚于乾隆四十三年 (1728年)刊刻发行的刘智撰《天方至圣实录年谱》一直流传至今。 人物简介
袁国祚,亦称袁二,字景初肛宁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郊)人,约在康熙五十年(1712年)生。国祚于乾隆四十三年 (1728年)刊刻发行的刘智撰《天方至圣实录年谱》一直流传至今。国祥为《实录》一书写了序、跋和书引,详细阐明了他刻书的用心。他在《实录·序》中写道,他的祖父懋[mào]昭( 袁汝琦) 、父亲宗岱,都对刘智的著述赞赏不已:“欲为之刊布全书,惜有志未果”,而他自称“性虽椎鲁。志在斯文,深悯其开创之苦功,欲攒乎祖、父之伟志,虽力绵而莫任,幸将伯之可呼。既版帙[zhì]之俱成,想前贤之足慰"国祚对刘智汉文伊斯兰经典的功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介廉刘先生者,幼从先祖游,即潜心默契真拴。既壮而慨然以汉译为己任。弹二十余年之精力,汇万卷之英华,翻译成帙,披阅了然,俾吾教穷理尽性之学,一旦雾散而睹概,全体大用之精,尤达车而明轨迹,不但有功于往圣,实深有裨于后人。苟非刘于之继父志而宏圣教以惠无穷者,何能有此馄耀也哉?” 国祚刊刻刘智的《天方至圣实录》确实不易,他不仅因刻书而遇到很多困难,并且还冒着杀头的危险。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袁国祥在汉口观音桥礼拜寺旁开裕兴帽店。当时游学各地的广东回民海富润返家路经汉口时,因病住在观音桥礼拜寺内。国作在与富润的交往中,赠送给他一部自己刻版的《 实录》十册,还有《天方字母解义》一本,《清真释疑》一本,《天方三字经》一本。海富润返回故里时,正值清廷在镇压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撒拉、回回、东乡各族人民起义之后,各地官府奉命搜查“漏网逆党”、“邪教”之事。海富润行至桂林,因他携带伊斯兰教经书被盘查入狱,随身带的经书全被没收检查。广西巡抚朱椿‘就此事一面禀报朝廷,一面通告江南各省查办与海富润有关人员,以及被查抄经书的作者、写序跋者和刊刻者。国祥为刊刻者,又是作序者,很快被湖北巡抚拿获入狱,并从他家中搜出多种汉文经籍。他的长兄袁国裕受到牵连,也在江宁被提拿。其他受株连的,还有刘智的孙子刘祖义,为《实录》作序的改绍贤、存放有刘智《天方性理》、《天方典礼》二书版片的谭在文,以及改绍贤序文中提到的“胡公”(胡世雄)和远在广东崖州三亚村的海富润的父、兄、妹、侄等人。这是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的事情。乾隆帝认为,广西巡抚办事矜张,严加申斥。国祥率得释放,版片发还,《实录》得以推布如故。[1] 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