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

中国古代官名
翰林学士,官名,始于南北朝,[1]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是唐朝士人参预政治的最高层次之一。[2]
翰林院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等。清朝沿用明朝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官职有侍读学士、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3]
历史上的翰林学士名人有: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4]

历史沿革

唐玄宗时,于翰林院之外别建学士院,选有文学的朝官充任翰林学士、入直内廷,批答表疏,应和文章,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德宗以后,时事多艰,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经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将外、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内相”之称。其加知制[gào]衔者即等于暂代中书舍人,因之,充学士者经中书舍人,往往即能升任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