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摩牙寺

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的寺观
天摩牙寺俗名西边大寺,又名云隐寺、天姥寺,在山龙山于图城遗址西南侧,距县城15千米。最初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为佛教和道教并重的寺观,初名云隐寺,又因山顶建有道教寺观斗姥阁,又称天姥崖或天姥寺。
据传,寺庙初建时,半山腰建有浮屠(塔),至明代时,蒙化土知府左琳、左瑛和其母张恭人进行扩建,增建了大佛殿、轮藏殿、圆通宝阁、天王殿等佛教寺庙。
文化大革命”中,寺院遭毁坏,1978年开始修复,道佛寺院发展到38院(殿)。在云隐寺寺观群中,还有蒙国土主庙,内祀细奴逻;三公主殿,内祀白族三公主。
天摩牙寺在历史上是道、佛二教的活动场所,在滇西享有盛名,同时也是有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是天摩牙寺的春斗朝山庙会。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