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之战发生于魏王芳嘉平四年、东吴会稽王建兴元年(252年)11月。是因为孙权病亡后,魏国大将军司马师欲趁机分兵三路进攻吴国。[1][2] 司马师命司马昭为帅,领胡遵、诸葛诞七万大军伐吴,战于东关。同时,毌丘俭、王昶分别率中路、西路军攻武昌、南郡。吴将诸葛恪筑堤筑城防魏。司马昭等攻东兴,胡遵命军架浮桥渡河,分兵攻两城。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吴军获胜。[1][2] 背景
孙权令作濡须坞,又于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水上筑堤,以阻挡魏军。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月,孙权病亡,魏国大将军司马师欲乘机攻吴,以司马昭为监军,胡遵、毌丘俭、王昶分兵去进攻吴国。吴国大将军诸葛恪,命人修筑大堤并在两山之间筑城两座,令将军全端守西城(西关),都尉留略守东城(东关),以防魏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