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谊

北宋官员
种谊,字寿翁,京兆长安人,祖籍洛阳北宋名将种世衡幼子,种古、种谔之弟,北宋将领。熙宁年间,宋神宗召见种谊,询问其家世后,授予官职。种谊随高遵裕收复洮州、岷州,平定山后羌人叛乱,官至熙河副将。种谊为人倜傥,有气节,喜读书,治军严明,每战未尝败绩。官至西上合门使、康州刺史,徙知鄜州。升东上合门使、保州团练使,五十五岁去世。[1][2]

人物生平

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种谊的哥哥种古入朝觐见宋神宗赵[],宋神宗询问他的家世,于是授任种谊官职。熙宁六年(1073年),种谊跟从高遵裕收复洮州、岷州。后来,种谊平定山后羌人的叛乱,官至熙河副将。[3]
种谊出使唃厮啰(吐蕃人所建立的政权,建都青唐,即今青海西宁),[]厮啰国主董毡派遣鬼章在边界上迎候种谊,故意取道曲折,来显示他们道路的险远。种谊本来熟悉那里的地理,责备鬼章说:“你在浅井中跳动,以为我不知道路远近吗?”命令他走近便的路。鬼章发怒,用兵器威胁种谊,种谊声色不变,最终改变路线。后来,种谊出朝担任路都监。从兰州渡河征讨敌寇,斩首六百人,多次调任为西京使。[4]
元祐元年(1086年),种谊担任岷州知州。元[yòu]二年(1087年)八月,当时鬼章自此诱杀景思立后,更加自恃强大,大有窥测旧地之心,派他的儿子到宗哥那里请求增兵入寇,并且勾结降附的羌人作为内应。种谊刺探到他的情况,上疏请求除掉他。朝廷下诏派游师雄到种谊那里商议得失,就和姚兕合兵前往征讨。羌人迎战,种谊把他们打退,追击逃兵到洮州。八月二十八日,种谊赶快进攻,早上大雾掩盖,半步路就看不清。种谊说:“我军远来,敌人当然不知实力的强弱,趁这大雾可以一鼓攻下。”就亲自击鼓进军。一会儿,大雾散开,先登上的人已攻克州城,抓获鬼章。[a]种谊开玩笑问他:“分别后安好吗?”鬼章不能回答,后来慢慢地对人说:“我生来恨种使,今天果然被他捉住。天不让我重新占有旧地,这是命。”种谊俘虏鬼章回来。十月二十二日,朝廷评论收复州之功,升任种谊为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赏赐银帛不等。[b]后改任[yōng]知州[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