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世衡

北宋将领
种世衡(985-1045年),字仲平,北宋将领,北宋时期京兆府长安(现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则位于河南府洛阳(现今河南省洛阳市)。[1]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种世衡凭借先辈的功勋被荫补为将作监主簿。在天圣年间,他逐步晋升,官至凤州通判。然而,由于与章献皇后的姻亲王蒙正(时任凤翔府知府)产生矛盾,他遭到了陷害,被定罪流放至窦州。后来,他的冤屈得以昭雪,官职也逐步升迁,最终担任签书鄜州判官厅公事。种世衡因在青涧城筑城有功,被提拔为内殿承制并兼任青涧城知州。他在青涧城开垦营田、招募商贾,使该城逐渐富裕起来。庆历二年(1042年),他升任洛苑副使并兼任环州知州。在任期间,他与周边的蕃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大力训练民兵。他还成功地实施了反间计,使得元昊诛杀了自己的大将野利兄弟。此后,种世衡又升任为东染院使并兼任环庆路兵马钤辖。在抱病期间,他与原州知州蒋偕一同出兵修筑细腰城,城池建成后,他便因病去世。[1]

人物生平

仕途履历

种世衡年少时崇尚气节,兄弟中有想分其资产者,他全数辞让给予,只取图书而已。最初因其叔父种放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后多次升迁至太子中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