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

今甘肃庆阳市下辖区域
环州,古称环州,位于今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因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环州历史悠久,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为威州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改为环州,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复为环州,金朝、元朝时期仍为环州,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环县。[1]环州地理位置重要,东临甘肃华池县,东南临庆城县,南接镇原县,西南临宁夏彭阳县,西临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海原县,西北临同心县,北靠盐池县,东北临陕西定边县,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环县下辖10个镇、10个乡,共251个行政村。[2]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1.78亿元,同比增长4.6%(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61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0.7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47亿元,同比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为13.6:60:26.4。[3]截至2022年年末,总人口36.42万人(公安户籍人口)。[4]环县是古边塞要地,革命老区县,资源富集县,中国皮影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地貌分为西部掌地丘陵沟壑区、北部梁峁[mǎo]丘陵沟壑区、南部残塬[yuán]丘陵沟壑区、中部环江河谷区。内有马莲河、蒲河、清水河、苦水河4个水系,均属黄河流域。水泉2145眼,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石油地质储量超过5亿吨,煤炭预测储量684亿吨,新核准317万千瓦。2021年,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园)285所。2022年末,环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2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个(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私立医院5个(杨世雅医院、环人康综合医院、康泰妇科医院、德济医院、申大眼科医院),县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卫生计生局综合监督执法所,县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11个(乡镇卫生院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个,村卫生室251个,个体诊所39个)。[5]
商周时期为戎夷游牧区。明清之前,一直是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争夺之地。环县共设3个高铁站,7个高速出口。“三纵一横”交通网络连通银西,辐射宁陕。旅游景点有环州故城、东老爷山红军长征纪念园、八珠革命纪念馆、曲子革命纪念馆等等。

沿革

名称沿革

环州于明洪武初降为县,此则为宋元时旧志[]。按沿革谓:“环建置自秦始,汉为马岭县地,泊魏晋以迄北朝,没入戎翟。至唐始复,城方渠、马岭,五代天福四年(939年),五月,方渠镇升为威州,隶灵武节度使,并割木波、马岭二镇属之。这是环县第一次由县治升为州治。周广顺二年三月,因避太祖郭威讳,改威州为环州。这便是环县作为“环州”的最早记载。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年)九月,“以地理不广,人户至简”(《太平寰宇记》),降为通远军。北宋时淳化五年(994年)复为环州,领县一,通远(即环县)。属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庆阳府。金时属庆原路,领县一,即通远。元代属巩昌总帅府,仍为环州,领通远一县,至元七年县并入州。其址在今甘肃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