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

中原文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汉文化[1],是指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源于三皇五帝夏朝、殷商、西周,流行于东亚,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总论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在长期实践中,中华民族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道德规范,如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记载了古人丰富的道德理念、道德规范和懿德美行,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大力阐扬,推动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坚强道德支撑。[2]
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正是以开放的胸襟不断吐故纳新,中华文明才得以五千年绵延不绝。[3]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四个内涵:以人为本、以义为上、家国情怀、天人合一[4]
近年来,传统文化持续升温。[5]中国人面向世界拥有了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仅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投身其中,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发扬注入源头活水。他们以年轻人的理解和表达为传统文化增添时代新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并广泛借助新媒体力量,不断扩大海内外传播力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力“圈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