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北宋末期的词牌名
《凤凰台上忆吹箫》调名取自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传说故事,乐谱来自宋大晟乐府教坊曲。又名《忆吹箫》《忆吹箫慢》,出现于北宋末期,始篇为晁补之所作。以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为正体,别体众多。句式上二、三、四、五、六、七字句皆有,句式灵活多变。章法形式多样,适合多种情感及内容的表达。声情上总体呈现清新绵邈、凝重回旋的特点。词调为平声韵,一韵到底,清代出现仄韵之作。[1][2]
宋金两代是《凤凰台上忆吹箫》词调创作的奠基期,参与创作的词人虽少但绝大部分是词坛名家。包含闲适隐逸、交游祝颂、离别相思及写景咏物四种主题内容,呈现清欢雅畅和低回婉转两种风格。元明两代是该词调的发展期,作家队伍与身份出现扩大趋势,来自于广泛的社会群体。清代是其成熟鼎盛期,参与创作的词人和作品数量都显著增加,而且题材内容与风格也更丰富多样。[1][2]

体裁沿革

北宋新声,晁补之词为创调之作。《词谱》于此调列六体,晁补之词为正体。《高丽史·乐志》一名“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取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故事为名。相传战国时期,秦穆公有个小女儿,因自幼爱玉,故名弄玉。弄玉不仅姿容绝代、聪慧超群,于音律上更是精通。她尤其擅长吹笙,技艺精湛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弄玉及[]后,穆公要为其婚配,无奈公主坚持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她。一夜,弄玉一边赏月一边在月光下吹笙,却于依稀仿佛间闻听有仙乐隐隐与自己玉笙相和,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弄玉把此事禀明了父王,穆公于是派孟明按公主所说的方向寻找,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孟明来到明星崖,找到了萧史,把他带回秦宫吹箫引凤,乘龙而去,白日升天,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歌诵这段历史,“凤凰台上忆吹箫”也由此而来,表达了人们对这对神仙眷侣的怀念和祝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