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绎(1671-1706),清代诗人。字玉轮,号东山,江苏常熟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作官仅三年便退隐告归。为诗蕴藉含蓄,著有《秋影楼诗》。 人物生平
汪绎,世代为休宁西门汪氏家族,外祖父钱曾,有藏书楼“述古楼”、“也是园”。汪绎生于清康熙十年,寄籍江苏常熟。自小才思敏捷,加之长得英俊标致,深得外祖父宠爱,有幸浏览到了别人无法见到的书籍文献,并结交了众多当时的名流。清初江南大藏书家、“铁琴铜剑楼”主人瞿绍基、名噪一时的诗人邵陵等都是汪绎相交很深的朋友。收藏有元统二年(1334)范氏岁寒堂刊本《范文正公政府奏议》二卷等珍贵图书,藏书印有「汪绎/别字/东山」朱文方印、「庚辰/状元」白文方印、「字/东山」朱文方印等。汪绎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汪绎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会试得中,因回家奔丧未能殿试。此科恩准补殿试,考中状元,成为清代开国以来第二十三名状元。胪唱之日于马上曾口占诗言:“归计讵[jù]谋千顷竹,浮生只办十年官。”历任礼部分校、《朱子全书》纂[zuǎn]修。与方苞、汤右曾、蒋廷锡等齐名。康熙四十二年,任会试同考官,录取了海宁人查慎行等名士。虽自称为官十年,因遭人排挤,作官仅三年便退隐告归。 康熙四十四年(1705)帝南巡,令汪绎与翰林汪士鋐赴扬州校刊《全唐诗》。康熙四十五年(1706)病卒于扬州,得年36岁。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