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

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
紫砂壶(英文名:Zisha teapot),是以紫砂泥为原料,烧制而成的陶质茶壶,故称紫砂壶;江苏宜兴是紫砂泥的主要产地,故紫砂壶亦称宜兴紫砂壶。[1]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2]此时的紫砂壶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主要用来烹茶和煮茶。[3]元代,紫砂匠人开始紫砂壶上镌刻铭文作为装饰。[4]明代,是紫砂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紫砂壶壶式基本定型,并出现了供春时大彬等多位制壶名家;清代紫砂壶艺在清代第一步繁荣,并成为皇室贡品,出现了陈鸣远等紫砂壶大师。[5]民国时期,尤其是日本侵华后,紫砂壶艺濒临绝迹,最惨淡时紫砂从业者仅二十几人。[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紫砂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紫砂业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紫砂大师,百姓重新开始对紫砂壶感兴趣,香港等地出现紫砂壶收藏热潮。[7]
紫砂壶在几百年的生产销售过程中,[8]逐渐形成了三种基本壶式:花货、光货、筋囊货。[9]每种壶式均有精品紫砂壶问世,紫砂壶也积淀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文人气息。[5]
紫砂壶制作工具名目繁多,有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之分,其数量有上百种之多;[10]紫砂壶制作工艺包括:打泥条、做壶身、做壶配件、精加工、装饰、烧制及磨光等工艺环节。[11]
紫砂壶透气性好、保温性好、宜于茶性发挥,长时间使用的紫砂壶,壶内壁会集聚“茶锈”,不仅空壶注入沸水,水亦会有茶香味,[12]且壶表光润如玉,具有观赏性。[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