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地中海东岸的西亚国家
1
4
以色列国(希伯来语:מדינת ישראל;英语:‬The State of Israel[1][2]),简称以色列(希伯来语:ישראל‬),是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截至2022年9月,以色列人口为959万[1],主要族群为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1]。以色列的官方语言为希伯来语,同时阿拉伯语在该国具有特殊地位,英语为通用语言。[9]以色列首都建国时在特拉维夫,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但未获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目前,国际社会同以建交的国家基本将使馆设在特拉维夫或其周边城市。[1]
以色列处于地中海阿拉伯沙漠之间,地形狭长,地貌多样,以沙漠、山地和高原为主,可划分为4个自然地理区域:平原、高地、内盖夫沙漠、谷地。以色列主要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0]公元前1000年左右,希伯来人建立以色列王国。此后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古希腊罗马帝国征服。公元132年,犹太人被罗马人驱逐出今巴勒斯坦地区,开始长达近2000年的“大流散”,随后该地先后归属于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阿尤布王朝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帝国等。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犹太人开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对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委任统治。1917年,英国政府支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家园。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即巴勒斯坦)和一个犹太人国家(即以色列)。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根据该决议正式成立。[1]
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11]1949年7月,阿方失败,以色列占领了按“分治决议”划给阿方的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约70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12]1956年10月29日,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于11月7日停火,称为第二次中东战争[12]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约旦、叙利亚发动突然袭击,占领土数倍于以色列本土的面积,为第三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242号决议,要求以方撤出其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土地。[12]1973年10月,中东第四次战争爆发,最后以协议停火。[12]随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不断,以色列不断蚕食巴勒斯坦。[13]
以色列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7],属于混合型经济,工业化程度较高,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高附加值农业、生化、电子、军工等部门技术水平较高,总体经济实力较强,竞争力居世界先列。[1]2022年以色列GDP总值达4985.4亿美元,人均国内GDP为5.21万美元。[5]截至2022年末,以色列有135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是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中国的国家。[14]以色列在科技的发展投入很大,自建国以来,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研究,其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和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出。以色列的陆、海、空运输业发达,国内公路运输发达,主要城市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主要港口有海法埃拉特港等,主要机场有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埃拉特机场、杜夫机场等,主要航空公司以色列航空公司(ELAL)。[7]
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加入联合国。[15]1995年4月21日以色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6]以色列奉行以美国为中心的外交政策,同欧洲国家联系密切,积极发展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关系。在中东问题上长期持强势立场,同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的领土争端至今没有解决,曾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关系长期紧张。2020年8月至12月,以色列先后与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实现关系正常化。2023年10月,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其已进入战争状态。[13][1]2024年11月13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已正式断绝与以色列的关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