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德勒

霍德勒
费迪南德·霍德勒(1853~1918)Hodler Ferdinand生于伯尔尼的古兹朗,逝于日内瓦。他生前已经获得巨大成功,得到全欧洲的承认。但他死后,名气却日见低落。现在,有些人给他以异乎寻常的好评,而其余的人对他却并不注意。无疑这是由于人们对于这位自学成材,先是含情脉脉,后来变得强硬的画家本来就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看法,奇怪的倒是,在四分之一世纪之中所向披靡的印象派竟对这位作家及其作品毫无影响。

人物简介

霍德勒毫无过渡地从柯罗式的抒情绘画-就象寻求巴比松题材作品的画商搜罗到的那样-一下子跳到了慕尼黑派的粗野理论上。对这样惊人的差别应作如何解释?对此,必须想到在这位画家所生活的年代里,作为一般瑞士人的相当普遍的思想感情。他们认为存在着两派绘画;法国派和德国派,巴黎和慕尼黑。对于印象派呢?人们则对它的日见衰退,对它取消绘画中线的运用表示担心,对它色彩的大胆表示恐惧。他们认为在莱茵河流域之外的教授们那里发现了对这种大胆色彩的解毒剂。事实上,那些教授在重新注重素描的藉口下,使用的教学方法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登内(Denner)而非丢勒.

人物生平

霍德勒在十九岁上来到日内瓦美术学校,在安格尔的学生和柯罗的朋友巴尔德勒米·麦恩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学习,并以《小学生》一画(1875年)蜚声。这是他假期时在朗根塔尔,以荷尔拜因风格所作的一幅肖像。他在画各种劳作中的工人和手工业者一鞋匠、锁匠、木匠、钟表匠的同时,还以朴素的风格,特别是洗练的手法和简单的大面,画了一些明亮、清澈、可能过于明确,总之不算生硬的风景。而这就已经是开始与传统画风决裂了.1891年,霍德勒在三月广场国家画会展出作品《夜》.翌年,他参加了由一位有点荒诞的预言者主办的玫瑰-十字沙龙。在该展最轰动的《失望的人们》一画中,他表现出当时猖[jué]一时,并冲昏很多先进头脑的严重疾病:象征主义。对于有些粗野的人来说,走向象征主义会是一场灾难。这就是霍德勒当时的情况。他在表现日常生活情景上本来是得心应手的,这时却开始创作《中选者》(1894年):一个男孩跪在一座微型花园的前面,在一群穿着睡衣,排成半圆形的天使保护下,进行奇思遐想。另外,他还画了《节律》(1895年).这种有些荒唐的神话如若不是要断送我们的绘画,起码也会使它喜爱浮夸,就如当时日耳曼地区画家们所干的那样。从这时起,我们看到他连续进行大幅历史创作,从《马利尼昂的爱》(1899年),《真理》(1903年),直到《伊埃纳的志愿军出发》(1908年).然后,霍德勒便恪守一种生硬简单的身心平行论,《一致》(1913年)就是这种过分生硬的、白垩一般的、无秘密的画作典型。在暮年,他画了一些颜色高雅的湖泊风景。在留下决定性作品方面,他到底缺乏什么东西呢?作为画家,他的命运和挪威爱德华·蒙克有些相似。可以说,他是位呆在各种影响的十字路口上的画家,其作品时好时坏。在某些方面,他是位先驱,他的某些倾向在他死后得到了确认。然而,他不擅于给自己的画以传递激情的深刻精神生活。他在自然之中,贫困之下成材,因而首先了解的是技巧。在他身上,可能画匠的成份多于画家。但某些作品却也不乏雄强之气,一种胸有成竹、富有表现力和准确非凡的画风使这些作品具有持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