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于肺循环阻力突然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引起右心室急剧扩张和急性右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常为肺栓塞、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引起肺动脉高压所致。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休克、猝死等。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一般治疗有绝对卧床,吸氧,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药物治疗有链激酶、尿激酶溶栓治疗,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必要时肾上腺素升压治疗;手术治疗等。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容易并发肺性脑病、呼吸衰竭、进行性右心衰竭、休克、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急性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一般良好,严重者预后较差。

就诊科室

  • 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或内科

病因

  • 病因:常为肺动脉栓塞、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输出量降低,引起右心室急剧扩张和急性右心功能衰竭。
  • 高危因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右心室附壁血栓、心内膜炎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曲张等。
  • 患有上述基础疾病或长期卧床的病人是本病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