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又名肺心脑综合征,是一组由于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zhū]留而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的综合征。老年男性多见,病死率高。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等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引起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造成重脑组织的损害,从而引起肺性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扑翼样震颤、记忆力减退、兴奋或萎靡、多语或少语、失眠、嗜睡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颅压升高者可出现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危重者可能发生呼吸骤停。治疗以处理呼吸系统原发疾病为主,消除诱因,纠正缺氧,改善通气,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并对症处置神经、精神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容易造成大脑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

就诊科室

  • 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或内科

病因

  • 肺性脑病发生机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缺氧: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癌以及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因呼吸困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脑缺氧
  • 二氧化碳潴留及酸中毒: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常因肺通换气障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造成血液PH值降低,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
  • 周围血管病变:由于缺氧及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容易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引发神经症状。
  • 高氮血症: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引发肝肾功能损害,造成血液非蛋白氮含量增高,进一步加重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