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桐

朱凤桐
朱凤桐,男,北京人,京剧旦角演员,艺名朱慧芳。38岁时出演《貂禅》中的貂禅一角。朱凤桐性格古怪多疑,70多岁仍自珍携技,不教学生。晚年得到津门票友的照顾,传授技艺。2005年因怀疑票友另有企图,离家失踪。

概括介绍

自幼拜师俞步兰赵绮霞、王多芬学习青衣、花旦,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挑班演出于京津等地,颇受欢迎。他扮相俏丽,做工细腻,嗓音清亮,文武昆乱不挡,20世纪40年代初在南京等地红极一时,也受到汪精卫及其亲信的力捧,并得红豆馆主指点《坐楼杀惜》一剧。日本投降后汪伪倒台,南京政局混乱,他逃回北京,行头全部丢失,一度以教戏为生,嗓音也不复从前,遂再度投师芙蓉草吴富琴等名家,改工二路旦角。改二路后在天津一次演出时,管事的误把他的真名写上,于是将错就错,从此一直使用朱凤桐的本名。
朱凤桐对旦角的梳头和行头颇有研究,扮相俏丽媚,身段讲究,功底扎实全面(包括跷功),青衣、花旦、刀马旦兼能,能戏极多,即使是二路角色也能出彩,尤以《十三妹》(何玉凤张金凤)、《虹霓关》(东方氏、丫鬟)、《坐楼杀惜》、《得意缘》(狄云鸾、郎霞玉)、《樊江关》(樊梨花薛金莲)、《雁门关》(萧太后)、《探母回令》(铁镜公主、萧太后)、《汾河湾》、全部《王宝钏》(王宝代战公主《大银空山》带《搜殿》)、《苏武牧羊》(胡阿云)、《玉堂春》(苏三、“嫖院”之老鸨)、《拾玉镯》(孙玉姣)、《法门寺》(宋巧姣、刘媒婆)、《四进士》(杨素贞、万氏)、《碧玉簪》(丫鬟)、《红楼二尤》(尤二姐王熙凤)等剧最有心得。20世纪40年代起与奚啸伯裘盛戎童芷苓吴素秋赵燕侠赵慧秋王紫苓荀慧生等名家合作,并一度为程砚秋新艳秋配戏,见闻广博,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教过《杜十娘》、《元宵谜》、《绣襦记》、《钗头凤》、《霍小玉》、《红楼二尤》、《红娘》、《卓文君》、《勘玉钏》、《金玉奴》、《香罗带》等荀派本戏,王紫苓、徐凌云、杨丽丽等荀派名家都是他的学生。徐凌云的《霍小玉》、《红楼二尤》即为朱所授。
后定居天津,文革后一度教戏热情很高,凭记忆整理了不少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