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美国前总统/美国第42任总统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简称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出生于1946年8月19日,第42任美国总统[1][2]
1946年8月19日,克林顿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霍普镇。克林顿4岁时,他的母亲改嫁,高中时他便改姓克林顿。[1]1964年,克林顿进入乔治城大学进修,并于1968年获得国际事务专业理学学士学位,并获得罗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70年,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于三年后获得法律博士学位。毕业后,克林顿回到了阿肯色州,开始在阿肯色大学担任法学教授。[3][4]1976年,克林顿出任阿肯色州总检察长。[1]1978年,克林顿赢得阿肯色州州长职位,于次年就任。在竞选连任失败后,于1983年至1992年又连续5次担任州长。[4][5]1992年11月3日,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并于1996年11月成功连任。他是首位出生于二战后“婴儿潮”的美国总统,也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后第一位赢得连任的民主党总统。[4][6][7]
2001年,克林顿卸任美国总统职务后,建立了克林顿基金会[8]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后,克林顿联合国任命为联合国海啸救灾特使,领导救灾工作。[9]他一直活跃在民主党政治中,支持妻子希拉里参与2008年和2016年的总统竞选活动。[10][11]
克林顿在任总统期间,不同于以往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他奉行“第三条道路[a],争取美国中产阶级的支持,同时并不放弃传统民主党的施政纲领,自称是“新民主党人”。[13]内政上,克林顿政府推行开源节流的财政政策和大力投资科技、改革企业的产业政策,使得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14][15][16]同时他关注教育领域,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并推行了社会福利改革和医疗福利改革。[17][18]外交上,形成了“克林顿主义”(Clinton Doctrine),其特色是以内促外、以外助内,求取内外的平衡和良性互动。[19]然而,克林顿所牵涉的大量丑闻也招致了国内外的不少批评。[20]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