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旦

戏曲中扮演女性的丑角
戏曲中扮演女性角色的丑角,年龄比较老的也叫丑婆子。[1]彩旦俗称丑婆子[2],戏曲角色行当,丑行的一支,由女性演员饰演的彩旦也称女丑。扮演滑稽风趣或奸刁的女子,也有性格爽朗无拘无束的逗笑角色。实为扮演女性的丑角。化妆一般面涂白粉,再搽厚重胭脂。唱念都用本嗓,实际是用丑角来应工的。简单说彩旦是重说白的,而且基本上都说京白,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的角色。[2]
川剧叫“摇旦”,秦腔称“媒旦”,京剧谓“彩旦”,均指扮演诙谐、滑稽、风趣、明快、爽朗、辛辣、刁蛮等为特点的中年以上女性丑角

历史渊源

在我国,有三百多种地方戏。品种繁多,风格各异。很多地方戏,都是从“三小戏”发展起来的。来自民间,贴近大众。重视丑角,以“彩旦”为主的喜剧很多。
同时,后来所编排的很多新戏,为了增强喜剧色彩,都经常安排有“彩旦”角色出现。并且,还要求“彩旦”演员能演能唱,戏份较多。所以,在地方戏中,“彩旦”的地位较高。像越剧川剧秦腔豫剧、闽剧、黄梅戏评剧、汉剧、楚剧等各种地方戏中,都曾经出现了很多名扬一时的著名“彩旦”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