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丁香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
欧丁香(拉丁文名:Syringa vulgaris),别名洋丁香,木犀科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生长在岩石丘陵地区。华北各省普遍栽培。该种喜光,稍耐阴,耐寒亦耐干旱,有较强的抗逆性。在栽培上采用播种繁殖,也可分株,移栽易成活。用于庭院观赏、丛植。作为一种优秀的园艺品种可以美化景观,也可以作为切花。在欧洲、亚洲和北美的部分地区被广泛种植,并已在这些地区被引种,但并不被视为一种侵略性物种。欧丁香于1753年首次由卡尔·林奈正式描述,并发表在《植物种》中。拉丁文的种加词vulgaris意为“普通”(指“普遍”)。

形态特征

欧丁香是一种大型落叶灌木或多茎小乔木,高3-7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叶柄、叶片两面、花序轴、花梗花萼均无毛,或具腺毛,老时脱落。小枝棕褐色,略带四棱形,疏生皮孔。叶片卵形、宽卵形或长卵形,长3-13厘米,宽2-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宽楔形或心形。花梗长0.5-2毫米;花芳香;萼齿锐尖至短渐尖;花冠紫色或淡紫色,长0.8-1.5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冠管细弱,近圆柱形,长0.6-1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圆形,先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1(-2)毫米处,稀伸出。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2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凸,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欧丁香

生长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