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二维平面上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
绘画(Painting),[1]是指用笔、板刷、刀、墨、颜料等工具材料,在纸、纺织物、木板、墙壁等二维平面上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1]绘画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上添加颜色的做法。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也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2]
已知最古老的绘画位于法国肖维特洞,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它可以追溯至32000年前,这些画作由红石和黑色颜料完成。[4]原始时期的绘画为洞穴岩画技法为用线条勾勒形象,填以颜色;[5]古埃及时期的绘画形式转为壁画,技法趋于细腻;[5]古希腊时期的绘画内容以宗教祭祀活动为主;[5]古罗马时期的绘画开始用深浅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亮部和暗部;[5]文艺复兴以后,绘画的形式由壁画扩展至独立画幅的油画;[5]印象派时期的绘画开始用“对比色”(红对绿、蓝对橙、黄对紫)和“冷暖关系”来表现;[5]后现代绘画将艺术混同于日常生活,将艺术品混同于日常用品。[5]中国绘画始于新石器时代,最初的中国绘画是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作画,后来逐渐发展为在墙壁、绢帛、纸上作画;[6][7]秦汉时期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7]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们开始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绘画;[8]隋唐时期标志着古代绘画走向巅峰;[8]绘画发展至元、明、清,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在题材上,山水画、花鸟画占据了绝对的地位;[9]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反映新生活为题材的“新山水画”在20世纪50年代盛行一时。[10]在非洲的许多部落群体里,人们把皮肤当作发挥创意和艺术才华的另一载体。[11]南亚和西南亚在古代由于受到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宗教壁画和细密画为主流绘画形式。[12]苏美尔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即在刷有沥青的木板上用贝壳、闪绿岩、粉红色石灰石镶嵌成的战争和庆贺的场面,表现出征和胜利归来以及庆贺胜利的场面。[13]
绘画的艺术特点在于线条的勾勒、色彩的调制、构图的设计和明暗、透视以及光影的应用,[14]具有平面性和丰富性等特性。[1][14]按绘画体系分类,绘画可分为西方绘画、东方绘画非洲绘画和南亚绘画[12]等;按使用的材料和技巧分类,绘画可分为油画、版画水彩画等;按题材内容和表现对象分类,绘画可分为肖像画、风景画和宗教画等;按作品形式分类,绘画可分为壁画、漫画和连环画等。[15][16]绘画的价值体现在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精神价值,[17][18]具有表现人类精神情感、展现现实生活、激发人类现象等意义。[19][20]

基本信息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