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龙的模式标本是于巴西东北部的桑塔纳地层中的石灰岩被发现,当中的是一个不完整的头颅骨内部。利玛氏崇高龙(A. limai)是由凯尔勒(W.A. Kellner)及坎普斯(Diogenes de A. Campos)于1996年2月所描述的。并由古生物学家Murilo R. de Lima以巴西原住民图皮族的守护神Angaturama来命名,他在1991年告知凯尔勒这个新的化石。研究人员重建出颅骨的其余60%部分。崇高龙的特征是口鼻部相当狭窄,及前上颌骨前端上的矢状冠饰。鱼类可能是它的大部分食物来源。过去曾在一副翼龙类化石,发现嵌入的崇高龙牙齿,显示它们也可能以翼龙类为食。崇高龙原先被认为是巴西最先发现的恐龙头颅骨。但是,由于当描述崇高龙的文章准备发行时,另一个棘龙亚科的头颅骨亦被发表,称为激龙。很多古生物学家怀疑崇高龙与激龙是同一恐龙,若是如此,激龙的名字将具有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