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达

中国训诂学家
陆宗达(1905年2月13日至1988年2月13日),字颖民(或作颖明),浙江省慈溪人,中国文献语言学家、训诂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3][1]
陆宗达,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2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1926年,陆宗达追随国学大师黄季刚,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3][1]毕业后,经黄侃推荐,任上海暨南大学讲师。1929年应北京大学国文系主任马裕藻之聘任为预科讲师。[1]1931年,预科取消,他开始为本科开课。除去讲授“训诂学”外,他还与罗庸合开了“汉魏六朝诗”课程。[4]1932年到“抗战”爆发,陆宗达先后出任辅仁大学冯庸大学中国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与民国大学等高校的讲师与教授。[4]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陆宗达不愿给日本人占领的学校教书,便专门在中国大学和辅仁大学教书。[4][5]1947年后,他专一在北师大教学。[5]解放后,经过院系调整,陆宗达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因文字、音韵、训诂等课程被取消,陆宗达只好转向现代汉语研究,编写了《现代汉语语法》。[4][3]1956年,他开始在北师大中文系讲授《说文解字通论》。[3]1961年,他开始带第一届古代汉语研究生。[3]1964年,陆宗达编写出一本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训诂学入门读物《训诂浅谈》。[1]1980年,他又把《训诂浅谈》扩充为《训诂简论》再次出版。[5]1988年2月13日逝世于北京。[3]
陆宗达研究文献语言学的指导思想为从文献语言材料出发;以探讨词义为落脚点;以《说文解字》为中心;重视继承,建立适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言学;现向现代社会,重视普及和应用。在上述思想指导下,陆宗达写出了《说文解字通论》《训诂简论》《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训诂与训诂学》等文章。[3]此外,陆宗达在《说文解字》的研究上开创了当代“说文学”,并在文献训诂研究上继往开来,使传统的训诂工作走向理论化。[6]他还是第一个在那个时代公开呼唤训诂学的复生。他还为国学的传播开设家庭课堂,采取纯正的国学教学方式培养文字训诂学研究生。他还成立了训诂学会,任第一届会长。[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