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邦曜-抖音百科
人物生平
施邦曜,浙江余姚人,明代万历四十年,晋江人王畿视学浙江,拔擢[zhuó]施邦曜乡举第一。万历四十七年,施邦曜中进士,由顺天府学教授,历任国子博士、工部主事,晋工部员外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皇帝死。八月初一日继位的光宗,仅坐了一个月的皇帝宝座,至九月初一日在抢夺皇权的倾轧中也突然死去,年仅39岁。接着是熹宗等位,改年号为天启。熹宗生性机巧,唯独爱好斧锯木匠之事,不问政务。当时宦官魏忠贤猜忍阴毒,好阿谀,深得天启皇帝宠信,内外大权归于一人,权势煊赫,内外均呼其为九千岁。朝廷众官员因惧怕魏忠贤威势,纷纷奔走魏阉之门,人莫敢忤[wǔ]。面对这种情况,唯有施邦曜不趋附于魏,绝不与之往来,始终保持自身贞洁。魏忠贤见施邦曜不肯附和阉党,就三番五次设法对他刁难。但终究觉得施邦曜留在京城有碍自己,难消怨恨,就干脆把他调至福州任漳州知府。漳州地处东南沿海,九龙江的下游出海口,是当时海盗出没之要地。施邦曜任漳州知府时,尽力查知所属各县的奸盗之首,首先掌握了当地各股土匪和海盗的名单。每当盗案发生时,及时收擒,群盗为之震惊。当时,由一个不久前刚归顺朝廷的海盗巨魁郑芝龙,为了拉拢朝廷命官,将一件用琥珀黄金制作的礼品赠送给施邦曜。施邦曜见此礼品制作工艺极佳,非常喜欢,当即留下了这件礼品。但是,施邦曜留下它并不是收下它,他将这件做工精湛的艺术品观赏了一个晚上,于第二天清晨即将礼品原样奉还。当施邦曜留下礼品时,郑芝龙心中暗喜,没想到你施邦曜也是一个见好就收的贪官。但第二天郑芝龙刚刚起床,见知府衙门早已差人把礼物奉还,还告诉郑芝龙,说施知府对这件礼品十分赞赏,但只可欣赏,不可收下。郑芝龙对施邦曜为人深深叹服。有郑芝龙做先例,其他本想以送礼来拉拢施邦曜的人也因此慑胆。 施邦曜性喜山水,在他担任四川按察使时,有人劝他可趁机会去游览峨眉山。施邦曜对峨眉山早已心向往之,但他经过考虑之后,却说:“做官的出外游览,就会动烦属吏,许多下属就会趁机前来奉迎支应,又伤百姓不少财力物力,目前还是不去游赏的好。待日后退居在家之时,尽可再来,到那时更可自由自在地尽心游玩观赏,何等的悠哉乐哉!”其洁己爱民之心于此可见。由于民安政清,政绩显著,施邦曜随后升任左布政使。不久又召还京职,担任通政司使。 通政司使位居正三品,明代时职权较重,执掌内外章疏敷奏,凡四方臣民谏言陈情、申诉怨滞、状告不法,及军情灾异、录其事分送有司办理,或直按奏闻皇帝;甚至对圣旨亦有封驳之权,发现有不适宜的圣旨,写上自己对圣旨的看法,把圣旨退还皇帝,还可以参与朝议大政、审理重大冤狱及会推文武大臣,提供意见。就在施邦曜被召进京离开福建时,有人送给他一幅朱墨竹图。送者说:“现在你调离福建,你我之间已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我仅作为敬仰你的人品,就请你收下这幅朱墨竹图,权且做个纪念,总可以吧。”当时周围的人劝施邦曜收下这张图。施邦曜说:“不可!今天他送我这幅图,确无求我之意。但我任职京畿[jī],我今天收下这幅图,即是向他宣示了可欲之门矣。日后万一他进京有求于我,我如何应付?君子应该惩忿窒欲,切不可存有物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