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畿

明代思想家
王畿(1498-1583年),字汝中,号龙溪,学者称龙溪先生,王阳明高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思想家、哲学家,阳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开创王门七派中的“浙中派”,与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并称“二王”,又与泰州学派的罗汝芳(号近溪)并称“二溪”,时有“教授师”之称,也被誉为王门“宗盟”。[1][2][3]
王畿年轻时落魄不羁,虽与王阳明比邻,但却拒绝往见。王阳明为收揽他入门,曾多方诱之,派魏良器与同门友投壶雅歌,做给王畿看。于是王畿始见王阳明听学,服味其言,遂拜其为师。王畿聪颖明悟,深受王阳明赏识。从学虽晚,但因拔群出萃,很快就成了王阳明讲学的主要助手。嘉靖五年(1526年)他到都下参加考试,通过了会试,见当时主政者不喜心学,遂不廷试而归。嘉靖七年(1528年)冬他正要赴廷试,闻阳明之讣,即往奔丧,再次放弃廷试。嘉靖十一年(1532)赴殿试,与钱德洪同登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进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后为首辅夏言所恶,斥其学为伪学,并罢其官夺其职。罢官后,其往来江、浙、闽、越等地讲学四十余年,所到之处,听者云集。年过八十,仍旧周流不倦。万历十一年(1583年),王畿去世,享年八十六岁。[2][3][6]
王畿一生致力于宣传“致良知”学说,以良知立论,援禅理入儒,对师说多有创发,形成了以“四无说”“良知当下现成”“一念之微”“君子之学,无念为宗”“一念良知范围三教”等为基本内容的心学思想体系。对于心学,其一方面促进王学发展,使其影响扩大,另一方面又因突破固有藩篱引发王学内部分化。他在各处讲会论学的记录(会语)记载了他的学术活动和主要思想,他的思想材料被编为《龙溪王先生全集》行于世。作为一代心学宗师,后世对其多有赞赏,如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评价曰:“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但也有学者批评其曰:“直把良知作佛性看,悬空期个悟,终成玩弄光景。”[4][7]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