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翊

东汉末年将领
孙翊(184年-204年),又名孙俨,字叔弼,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孙权的弟弟,夫人徐氏,儿子孙松。[1][2][3][4]
初平三年(192年),孙策举家移居江都,孙翊与母亲迁居丹阳。后孙权、孙翊被朱治举荐为孝廉,受曹操征辟。建安五年(200年),孙策临死时,大臣曾提名孙翊为继承者,但被拒绝。建安八年(203年),舅父吴景去世,二十岁的孙翊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他礼聘盛宪部下妫览大都督戴员为郡丞,后因多次责难二人,致其密谋叛变。建安九年(204年),丹杨县令长会见孙翊,孙翊让妻子徐氏卜卦,徐氏称有凶卦劝其取消,孙翊因长吏久候仍决定送客,因醉意空手前往,被边鸿从后斩杀,边鸿逃入山中后被徐氏擒获。妫览、戴员将罪责推给边鸿并杀之,但军士认定二人是主谋。之后妫览入府作恶,徐氏设计与孙翊亲信诛杀二人,孙权返吴后尽诛其遗族。[1][2][4]

人物生平

迁居江都

初平三年(192年),孙策孙坚下葬后举家移居江都,并在那里遇到张纮,孙策决定向袁术请得父亲旧部,占领吴会以报父仇。孙翊等与母亲则迁居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