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岩-抖音百科
周岩(1832~约1905年),字伯度,号鹿起山人,清朝晚期著名医学家,出生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咸丰六年(1856年),周岩进京,结果患上了寒痢,找来医 生治病,差点被庸医误诊而死,于是他立志成为名医,拯救世人。后来出任山西祈县,安徽舒城、盱眙县令,晚年回到家乡潜心著述,著有《六气感证要义》、《本草思辨录》4卷。清朝晚期,西学东渐,许多中医都放弃了,人民开始学习西医,周岩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学医注重“致知”和“力行”,并且重视“辨证”与“辨药”结合,应该中西合璧。周岩认为中医的弊端,不在守旧而在弃旧,所以推崇清朝徐大椿、陈修园、尤在泾等尊经派医学家的思想。 简介
咸丰六年(1856年)以副车入赀[zī]为比部主事,披览医籍,精研岐黄。为人诊疗,亦获良效,遂有医名。后历任山西祁县,安徽舒城、盱眙县令,归里复研读医典。其时西医东渐,部分中医自弃其学,扬西抑中。对此,周氏以为中医之弊,不在守旧而在弃旧,故推崇清徐大椿、陈修园、尤在泾等尊经派医家,诋毁王清任,而谓唐容川“持中西之平,阐造物之秘,洵[xún]为有功于医学”,谓西医“遗气化而究形质”,与唐容川“持中西之平”观点相仿。著有《六气感证要义》一卷(1898年),《本草思辨录》(1904年)。[1] 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