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大椿-抖音百科
徐大椿(1693年—1771年),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自称洄溪老人,清代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中国清初医学家,兼通天文、舆地、音律、兵法之学。[1] 徐大椿自幼习儒,旁及百家,弱冠以诸生贡太学。后因家人多病而致力于医学,悬壶济世。徐大椿行医50余年,因医术精湛,曾两度奉诏入京为皇室治病。徐大椿平生著述甚丰,撰有《阴符经注》《道德经注》等诠释道家学说的著作。他善作道情,著作有《洄溪道情》,其戏曲、音乐理论著作有《乐府传声》。此外,其医学代表作有《医学源流论》《医贯砭》《兰台轨范》《慎疾刍言》等,并曾对《外科正宗》《临证指南》等名家医书加以点评。后人将其所著辑为《徐氏医学十六种》刊行,流传甚广。[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徐大椿出生在书香之家。曾祖父好古博学,积书甚富。祖父徐釚举博学宏儒,官翰林院检诗,纂修明史,是位饶有隐逸风格的词章之士,平生工于诗古文辞,在文苑中很有声名。父亲徐养浩,考授州司马不成功,也是位读书人。徐大椿自幼习儒,旁及百家,弱冠以诸生贡太学。然而他对经学和医学产生兴趣,淡功名利禄,不屑八股文。十四岁时已对学时文感到厌烦,后一心扑在经学上,其中用心最多的是《易经》,旁及诸子百家,并专心致志地探求各种实用学问,在诗、文、书、画、天文、历算、音律、击刺、算法、水利等方面,尤其是医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