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龙

蜥形纲蜥脚下目下的属
风神龙(学名Aeolosaurus,发音:/ˌiːoʊloʊˈsɔːrəs/)意为“埃俄罗斯的蜥蜴”,是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的一个属,生存于上白垩纪南美洲。如同其他蜥脚下目恐龙,它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龙,有着长颈及长尾巴。

形态特征

葛瑞格利·保罗估计里奥内格罗风神龙身长约14米、体重约6吨。2020年莫里纳-培雷兹和拉腊曼迪给出较大的估计值:长18.1米及重14.7吨。以泰坦巨龙类的标准来看,里奥内格罗风神龙结构沉重、强壮的肢骨类似于萨尔塔龙;而巨风神龙体型较为修长。风神龙科(尤其是风神龙)具有非常独特的尾椎。风神龙可透过以下自衍征来鉴定:前段尾椎前关节突下弯、尾部前中部人字骨具双关节面的凹后背面。风神龙和近缘物种冈瓦纳巨龙的尾椎共通点在于:前段尾椎前倾的神经棘。中段尾椎椎体加长。脊椎侧面有浅凹处,类似萨尔塔龙、阿拉莫龙马拉维龙、冈瓦纳巨龙。毒瘾龙也有类似的侧凹,但更深入脊椎,形成两个腔室。当脊椎排列时,中段尾椎的神经棘前倾,类似雪松龙、毒瘾龙和冈瓦纳巨龙。风神龙的尾部明显下弯,可能是风神龙族物种的共同特征;这样的下弯会使尾部后段很接近地面但不会碰触;尾部弯曲的基部可能具有尾股长肌从股骨延伸到尾椎,当收回后腿时施加更大的力气。风神龙和其他岩盔龙类一样长有皮内成骨。但皮内成骨非常特殊并与门多萨龙最为相似。如同所有具盔甲的泰坦巨龙类,皮内成骨可能沿身体侧面排列成一或两排。

化石

化石风神龙的正模标本包含七节的尾椎,以及部份前脚及右后脚。这些化石是发现于阿根廷的Angostura Colorada地层,年代估计为上白垩纪的坎帕阶,约8300万-7400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