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尔塔龙-抖音百科
萨尔塔龙(学名:Saltasaurus)是一种生活在阿根廷白垩纪晚期的蜥脚下目恐龙。它的外形与雷龙相似,身长约12米,比一辆公共汽车稍长。萨尔塔龙的头部较小,口鼻部较长,上下颌长着一圈牙齿。它的背部和体侧长着骨质甲板,甲板之间有许多坚硬的扣状装饰物。四肢十分粗壮,尾巴像长长的鞭子一样。萨尔塔龙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陆地上,偶尔也会在水里活动,喜欢吃高大的树木顶端的嫩枝叶。萨尔塔龙是蜥脚类恐龙中相对较小的一种,但对人类而言仍然巨大。它们的头部类似于梁龙科恐龙,牙齿仅位于嘴部的后方,并且比较钝。萨尔塔龙是第一个被发现具有鳞甲的蜥脚类恐龙,其皮肤上嵌有小型骨板,这些骨板由皮内成骨构成,大型骨板四处散布,大小如人的手掌,而小型骨板紧密排列,只有碗豆大小。其他泰坦巨龙类恐龙的身上也发现了骨板,某些梁龙科化石的背上也曾发现一排鳞甲。萨尔塔龙的骨板首次被发现时是独立于骨骸的,因此被推测属于甲龙类恐龙。萨尔塔龙的化石在阿根廷西北部的萨尔塔省和乌拉圭被发现。它的属名取自于萨尔塔省,意为“萨尔塔的蜥蜴”。萨尔塔龙的属名有时会与三叠纪的跳龙(Saltopus)混淆,但这两个属非常不相似。萨尔塔龙是一种高度演化的蜥脚类恐龙,生存于7500万到6500万年前。在白垩纪时期,北美洲的蜥脚类恐龙失去了优势地位,而鸭嘴龙类成为该地区的优势草食性动物,例如埃德蒙顿龙。然而,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在当时是岛屿大陆,从未出现过鸭嘴龙类恐龙,蜥脚类恐龙在南方大陆继续演化。萨尔塔龙是其中之一。 形态特征
萨尔塔龙在蜥脚类恐龙当中相当小,但对人类而言还是很巨大。它们拥有类似梁龙科的头部,牙齿仅位在嘴部的后方,而且牙齿是钝的。它的骨板有拳头那么大。辨认要决为背部有背甲,有庞大的身躯和长尾巴。萨尔塔龙的牙齿呈圆柱形,带有扁平的尖端。它的颈部相对较短,颈椎也较短。尾部中段的椎骨中心较长。萨尔塔龙的椎骨侧面有类似浅凹陷的腔窝。四肢短而粗壮,手和脚特别短。萨尔塔龙的腹部非常 宽阔。萨尔塔龙的骨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达十二厘米的较大椭圆形板状骨,有龙骨或尖刺,可能沿着背部纵向排列。第二种类型是小的骨小片,呈圆形或五边形,直径约七毫米,形成了连续的装甲。 化石分布
萨尔塔龙的属名(Saltasaurus)取自于阿根廷西北部的萨尔塔省,也是首次发现它们化石的地点。萨尔塔龙的化石也发现于乌拉圭。化石是在上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的莱乔组地层中发现的,约有七千万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