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羊铁路-抖音百科
益羊铁路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平原地区。由胶济铁路青州市南站至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大家洼站,正线全长72.274公里,地面自然坡度由4‰渐降为1‰。益都至潘家村附近为洪冲积平原;由潘家村至诸葛庄为冲积平原;诸葛庄至大家洼为滨海平原,地下水位2至4米,卤水浓度平均含盐量6~7‰,近海盐度高达12.28‰,局部地区尚有裂隙土和具有湿陷性的新黄土;益都至诸葛庄为淡水区,地下水位6至15米。穿越线路的主要河流有弥河、王钦河等。线路北段靠近渤海莱州湾,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2.5℃,最冷月平均温度-6.5℃,极端最低气温-22.3℃,极端最高气温40.3℃;年均降水量672毫米,最大积雪深度27~28厘米,最大风速23米/秒,冻土深度0.45~0.5米,沿线地震烈度为6~8度。 沿线农副业生产发达,1985年盐产量达235万吨,为全省最大的原盐生产、盐化工基地和滩涂养殖基地。益羊地方铁路的建成,对加速原盐外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 线路建设
修建缘起
建国前,羊口一带的原盐外运为人挑畜驮。1930年,修建公路后,主要靠汽车外运。1958年,储量近500万吨,而年销量仅达77.8万吨,年久盐积如山。为将原盐运出,山东省曾于1959年拟议修建铁路。1981年再次报请国务院要求尽快修建益羊铁路。1982年国家计委批准由铁道部、轻工部、中国石化总公司和山东省合资修建。[1]1985年国家决定在大家洼兴建年产60万吨纯碱厂,在辛店建年产30万吨乙烯工程,投产后均需以盐、矸石和煤炭等为原料,运量势必增加,从而促进了益羊地方铁路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