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亮

历史人物
苏亮(?-551年),字景顺,武功郡(今陕西武功附近)人,出身武功苏氏。他是北魏末年、西魏时期的作家和政治人物。苏亮的祖父苏权曾任魏中书侍郎和玉门郡守。苏亮的父亲苏祐是泰山郡太守,他的兄长苏湛曾任中书侍郎。
苏亮通敏博学,善章奏,机智多辩,举秀才。他曾在洛阳会见河内常景,常景对他的评价是“秦中才学可以抗山东者,将此人乎。”苏亮曾跟随齐王萧宝寅,后来萧宝寅开府,苏亮成为府主薄。萧宝寅西征时,苏亮担任记室参军,后来又担任大将军掾。萧宝寅器重苏亮,所有檄文谋议,都交给苏亮。苏亮行武功郡事,名声显著。
527年,萧宝寅作乱,任命苏亮为黄门侍郎。萧宝寅败死后,苏亮因人缘好,得以苟活。530年,尚书仆射长孙稚、雍州刺史尔朱天光西征,苏亮担任郎中,执掌文翰。累进镇军将军、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岐州大中正。532年,贺拔岳为关西行台,以苏亮为左丞,专掌机密。
534年,孝武帝西迁入关中,苏亮任吏部郎中,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西魏大统二年(536年)拜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受宇文泰器重。西魏文帝之子宜都王元式为秦州刺史,苏亮为秦州司马。541年,再任黄门侍郎,加骠骑将军。542年,转任都官尚书、使持节,代行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子。任中书监,领著作,修国史。548年,担任秘书监、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出任大行台尚书、岐州刺史。大统十七年(551年),召还为侍中。不久卒。追赠本官。
苏亮“记人之善,忘人之过”,善与人相处,年年迁官,亦无人忌。苏亮和从弟苏绰并称“二苏”。著书数十篇。子苏师后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