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图

宋代杨甲所撰的地图
《六经图》是世界最早刊印之地图,宋代四川遂宁人杨甲撰。《宋史·艺文志》载:“杨甲《六经图》六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五经总义类》载:“《六经图》六卷,宋,杨甲撰,毛邦翰补正,载图三百二十二。”据金应春、丘富科所著《中国地图史话年表》称:“1155年(南宋绍兴二十五年)杨甲编著的《六经图》中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是目前世界上最早[qiàn]印的地图”。比德国最早的印刷地图早三百多年。杨甲竭一生之力,钻研经学,将《诗》、《书》、《易》、《周礼》、《仪礼》、《春秋》中有关地理,绘制成图,在地图学中扬名于世界,为中华民族创造一大奇迹。

作者简介

《六经图》为四川遂宁人杨甲所撰。杨甲,字鼎卿,又字嗣清。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中进士。孝宗阅览对策后不悦,只赐杨甲文职散官文林郎”。后又贬为“嘉陵教授”。
杨甲一生很不得志,但人品很高,“有声西州”。杨甲的诗清新脱俗,张澍称其“多不食人间烟火语”。他的文章也好,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制蜀时,请甲撰写《成都修学宫记》和《成都[]枣堰亭记》。杨甲的最大成就,不在诗文,而在于撰写成《六经图》。
杨甲《六经图》,据大足南山宋碑《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记》载:陈炉峰在宋宁宗开禧年间(公元1205~1207年)任大足 教授时,将其刻石,立于学宫。陈刻石时说:“此乡先生之作,四方宜于此取正”(见《炉峰墓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王象之舆地纪胜》,在《昌州碑目》中说:“《六经图》碑在郡学,郡人杨甲鼎卿所著。”至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张澍署大足知县时,到学宫寻碑,已不见踪迹,可能是元末兵[xiǎn],或明末清初战乱时毁损。大足因有杨甲其人感到骄傲,学宫失此图碑,深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