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阁

“武汉三大名胜”之一
1
4
晴川阁(英文名:Qingchuan Ge,[1]又名晴川楼[5]),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9]集文物古建与园林风景于一体的名胜古迹,[8]有“楚天第一名楼”之称,[9]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10]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有“三楚胜境,千古巨观”之美誉。[11][12]晴川阁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1]坐落在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9]
晴川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薛禹稷行宫(禹王庙)时增建。[5]晴川阁自始建以来,与禹稷行宫几经兴废,从嘉靖至今的400多年中[a],先后进行过五次大的维修增建,两次重建。上一次为清同治三年(1864年)汉阳郡守钟谦主持重建。1935年晴川阁被风吹倒,禹稷行宫幸存。198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修葺禹稷行宫后,重建晴川阁。晴川阁景区的整体建设从1984年开始,分前后二期(1984年—1986年;1990年—1993年),历时5年多时间完成。[6]现存建筑为依据清末晴川阁的历史照片及遗址范围进行的复建,由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设计。[13]1992年,晴川阁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013年,晴川阁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4]
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属于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5]门窗采用玻璃及金属部件,以传统技艺进行彩绘雕饰。[15]晴川阁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充分体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的雄奇风貌,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16][17][18]晴川阁的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其彩绘雕饰是聘请民间木雕匠师采用传统技艺雕刻和绘制而成。[6]晴川阁由禹稷行宫、晴川阁、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古牌楼、楚波亭、朝宗亭、禹碑亭、敦本堂碑、山高水长碑、荆楚雄风碑、临江驳岸、曲径回廊、诗词碑廊等附属建筑组成。[8]1999年,晴川阁获得“湖北省十佳文博单位”称号。[19]2002年,晴川阁获批成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2]

名称来源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简称晴楼,取唐崔颢《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之意命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