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禹王庙-抖音百科
禹王庙(又名禹稷行宫),在龟山禹功矾上。为纪念大禹治水成功而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元大德、明成化时两次重修。明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再修。清顺治九年(1652年)又修。原供奉大禹像,后增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像。旧时丹廊碧殿,金窗玉槛,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今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1986年按原风格修缮。 禹王庙简介
禹王庙禹王庙(又名禹稷行宫),其正殿,左右廊庑,门厅等,朱棂[líng]秀户,檐角舒展,端庄雅丽,古粹飞奕,与晴川阁前后紧邻,互相媲美,各呈特色。宫内还陈列有大禹治水文献,以及关于纪念大禹的遗迹记载等。 历史背景
禹王庙附 近湖畔 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事。据古文记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中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 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gǔn]去完成这个任务。由于他用的是“堙[yīn]”、“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9年, 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治住,反而越来越大。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解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来到治水的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