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麦(Sumai),又称烧卖、稍麦、烧梅、稍梅、鬼蓬头,被日本称作焼[shāo]売[mài],是一种起源于元代初期,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的商途茶馆的中国传统面食。通常,烧麦以烫面为皮,包裹馅料上笼蒸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皮薄馅大,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1][5][2][7] 烧麦后流传至京、津称为烧麦,而后至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时至今日(2022年),中国各地都有烧麦,品种十分丰富,[5]烧麦在各地制作材料做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呼和浩特的烧麦以羊肉大葱为主,外地则五花八门,如安徽有鸭油烧麦,杭州有牛肉烧麦,江西有蛋肉烧麦,苏州有三鲜烧麦,长沙有菊花烧麦,广州有干蒸烧麦、鲜虾烧麦、蟹肉烧麦等。还有的地方烧麦馅是甜豆沙和糯米做成的,真是各具地方特色。[8] 2008年,“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2022年,呼和浩特名小吃羊肉大葱烧麦成功入选国家《地标美食名录》。[10]同年,“欢喜烧麦”荣获2022年“湖南省知名品牌”荣誉称号。[11] 名称
烧麦(Sumai),又称烧卖、稍麦、烧梅、稍梅、鬼蓬头,被日本称作焼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