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麦

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的面食小吃
稍麦(内蒙古地区读作Shāo Mài或Shāo Měi)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的面食小吃,以面制包馅的笼蒸点心形式呈现,是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各城市的传统风味食品。稍麦又称烧麦、肖米、稍梅、烧梅、鬼蓬头,稍麦顶端蓬松束折如花,具有皮薄馅嫩的特点。最早的史料记载,在元代高丽(今朝鲜)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朴事通》上,就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馅稍麦”的记载。[1][2]到了明清时代,“稍麦”一词虽仍沿用,但“烧卖”、“烧麦”的名称也出现了,并且以“烧卖”出现得更为频繁些。清代无名氏编撰的菜谱《调鼎集》里便收集有“荤馅烧卖”“豆沙烧卖”“油糖烧卖”等。[3]稍麦与南方地区的传统小吃“烧卖”相似,但所用馅料不同,内蒙古地区的稍麦只用牛羊肉和大葱,而南方烧卖馅料丰富多样。后来,“烧卖”“稍麦”“稍美”“稍梅”“烧梅”和“稍卖”等多个名称都用于指代稍麦。[4][5][6]

简介

稍麦,又称烧麦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
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烧卖源起元大都,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现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平潭烧卖类似北方烧卖,但用料及制法不同。先将番薯薯粉加工成粉皮,选用蟹黄虾仁、紫菜、鲜肉丁加佐料炒熟为馅,尔后装馅入皮,捏成白菜形状,竖列笼中蒸熟。喷香可口,兼有小笼包锅贴之优点,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7]
稍麦